悠哉小说网

悠哉小说网>高门庶女楚秋讲的什么 > 第10章(第2页)

第10章(第2页)

其实这事起头的还是许二老爷,当年许二老爷十分喜欢邵昀,当着邵昀的面就说过,要不是巧姐儿太小,就让邵昀给他当女婿了。大概三年前的八月十五节,那时候邵母还在世,席间许二老爷有几分醉,就说他大哥有个女儿跟邵昀年龄相仿,美貌温柔,知书达理,等邵昀科考有了结果就给他做媒说亲,当时许二老爷说的就是许四姑娘。

当时只是许二老爷的一个想法,侄女不是亲生女,自有兄嫂做主。再者许二老爷说这话的时候就有几分醉了,一晃三年过去,后来许二老爷又离了那里去他处行商,这事许二老爷自己都忘了,但邵家母子没忘。邵母临去世之前还跟邵昀说过,以后要是发迹了,娶妻就娶许家女。

现在的邵昀虽然说不上发迹,但比之以前是好太多了,十六岁又正值定亲的年龄。许四姑娘又并未有定亲消息传出来,所以邵昀这趟过来,一是来看看许四姑娘,二就是来提亲的。

许二老爷听出邵昀这个意思,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,只说这事得跟许老爷商议,父母之命最大,叔叔做不了这个主。许二老爷知道四姑娘跟韩家四爷有了口头婚约,但让许二老爷说,邵昀的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,而且只是口头婚约,毁婚没什么压力。

等邵昀走后,许二老爷就把邵昀的意思跟许老爷说了,让许二老爷说,邵昀更靠谱一些。许二老爷深知这他的脾性,而且书读的好,现在又有这个后台,前途是很美好的。

至于韩家四爷,国公府的公子不错,但韩家的国公府己经是最后一代了,末落之后就会像曾经的国公府柳家一样,把女儿送过去给人当妾室。公子哥要是不会读书,也不知道上进,靠典当为生都不奇怪。

许老爷听许二老爷这么说,心里也有点犹豫,晚间也就跟许太太商议。许太太也显得犹豫起来,半晌才道:“依我说此事不妥,虽然只是口头婚约,但既然己经说定,哪有随意违约的道理。再者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,媒灼之言,邵昀一个人上门提亲,也不知道安远侯府是什么意思,万一只是邵昀一人之意,我们把韩家婚事退了,安远侯府再不同意这边亲事,四丫头以后还要不要嫁人。”

许老爷听得直点头,失信确非君子所为。

许太太又道:“今天韩家三太太过来,对我们家之贫寒并无丝毫嫌弃之意,那韩家四爷,你和贺文也是见过的,也是知书达理的好孩子,依我说韩家这门亲事很好,何必毁婚再议,倒是连累了家里姑娘们的名声。”

许老爷不再说其他,只是道:“等明天早上我就告诉二弟,把这事回绝就是。”理由都是现成的,跟韩家己有口头婚约。

第24章孙家

出了正月,许家四姑娘和韩家四爷的亲事就正式摆到桌面上,四爷十六,四姑娘十五,今年订亲,来年开春正式成亲。这边是嫡子,那边是嫡女,方方面面都要照着规矩来,自是一番忙碌。陈太君知道三房忙碌,免了三太太中午的请安,只让思宸和思慧过来。

思宸和思慧做为姑娘,兄长订亲她们除了语言祝贺外,其他的事情并不用她们帮忙。就是衬着有事,母亲教导管家之类的,两人年龄还有点小,再者三房也没什么事情需要管的。

三太太正忙碌着儿子的亲事,陈太君却是把三太太叫了过去,三太太估摸着是思宸的事,算着时间,思琪那边是该有回话了。上回去许家见过邵昀,以及许家和邵昀的关系,三太太也都私下跟陈太君说了,想着可能会对思宸的婚事有助益。

邵昀的条件让三太太说己经不错了,上回又亲自见过,思宸要是能嫁过去也算不错了。行了礼,陈太君就让三太太坐下,不等三太太开口,陈太君就道:“思琪前几天回来跟我说,跟邵家的婚事怕是不成了。”

三太太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之色,因无旁人在,不自觉得的问了一句:“因为五丫头的出身?”

陈太君叹息之余也点点头,思琪跟她说的时候也是一脸愤愤不平。初三归宁陈太君跟思琪说了之后,出了正月,大家都没那么忙了,吴大姑奶奶归宁,思琪就跟吴大姑奶奶话家长的时候就说起来。

吴大姑奶奶觉得这门亲事不错,想想邵昀那样的出身,正经人家谁肯把姑娘嫁过来,能娶到国公府的小姐就该偷笑。两人本来说的好好的,结果吴大姑奶奶回家跟安远侯一说,安远侯却是大怒,把吴大姑奶奶大骂了顿。

只说邵昀如何如何的好,就是娶国公府的嫡出小姐都是应该的,庶出的庶出哪里配的。当嫂子的不想着给他找门好亲事,寻这样的来,实在是不贤。

一通骂把吴大姑奶奶骂的委屈的直掉泪,心里却是忍不住腹绯,一个养子而己,现在只是在国子监读书,就要娶人家国公府的嫡出小姐。这以后要是万一金榜题名了,估计这侯府都住不下他了。让吴大姑奶奶说,住不下才好,早点搬走早心净。

“五丫头还小,也不急着订亲,再看看吧。”陈太君说着,思宸才十三,十五订亲才是最合适的年龄,就是跟邵家的亲事不成了,对思宸也没什么影响。邵昀又不是什么皇子龙孙的,一个养子而己,摆什么谱啊,这门亲事不成也好。

“是。”三太太应了一声,心里有点失望也丢开手不提。思宸唯一的问题就是出身,其他的都还好,这门亲事做不成,总有其他亲事可说,倒是不用担心嫁不出去。

陈太君又问了问小四订亲的事情,三太太也都一一答了,陈太君点点头,三太太果然是个妥当的人,也就没再问。也不知道是不是年龄大了的关系,陈太君真觉得自己的精神是一天不如一天,现在家里的事情能不管就不管,她又能活多大。

纳采,问名,纳吉,纳征官媒在韩许两家奔波了三、四个月,两家亲事算是正式敲定,只等到明年成亲。三太太想到明年这时候终于能喝上媳妇茶,心里也松快了许多。

眼看着己经五月,端午将近,韩家各房里的夏装己经送了来。朝中还有一件喜事,徐家二爷要在五月末尚公主。不管二太太气还是恨,这件喜事,韩家不但要派人送礼,到了当天陈太君还得亲自带上媳妇去祝贺。

大太太那边备着贺礼,公主大婚,不比一般婚礼。二太太在屋里骂婆子打丫头,思芸的婚事仍然没个头绪,提亲的倒是有,男方条件却是越来越不如,二太太甚至于都有点后悔没同意邵家那门亲事。

二太太也跟陈太君暗示过,却是被陈太君一通骂。这时候后悔了,当时哪里去了。其实要是没拿思宸去问过,陈太君倒是可以跟思琪张张嘴,现在如何能说。庶出女儿抛出去被安远侯一番骂,现在又把嫡女抛出去,韩家女儿就这么嫁不出去,上赶着往人家家里送。

陈太君精力不济,连着一个月都在请医吃药,关于思芸的婚事她真有几分有心无力了。只得把二老爷和二太太叫过去骂了,只是骂也无用,因为现在上门来提亲的,二太太跟陈太君提起来,就是陈太君都看不上眼了。

“有寻填房的人家,只要无嫡子,都可以看看。”陈太君在儿媳妇,孙媳妇面前直接如此说,除了把条件放松外,也是想着自己家里所有媳妇都动员起来,亲友之间是不是有知根知底合适应的。大家齐心合力把思芸嫁出去,只是指望着二太太那明显不靠谱了。

要是以前二太太肯定要驳上几句,这时候只是站着哭,现在上门来提亲的,稍微靠谱一点的就是填房。二太太心里就是十分不愿意也没办法了,无嫡子有庶子庶女,虽然嫁过去是后妈,但嫡子的后妈跟庶子的后妈完全不是一码事。只要男方条件够好,无嫡子的填房,也勉强产凑和了。

众媳妇嘴里应着,心里却都明白,就二太太那样的,真要是说亲了,那不是结亲根本就是要结仇。三太太心里倒是可怜思芸,也只能自守门前雪,儿女婚事自是父母说了算,旁人看着再好,二太太看不上怎么样都不行。勉勉强强结了亲,落不了好倒是落一身埋怨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