悠哉小说网

悠哉小说网>假扮宿敌遗孀后笔趣阁 > 11见高下(第2页)

11见高下(第2页)

为防尾大不掉,也为缩减开支,许多进士只能得个候补的资格,苦等实缺。

只有前任调任、致仕或亡故,这些人方能递补为正官。

如今科举大开,进士如过江之鲫,一年年累积,多少候补之人从青丝熬到白发也等不来一个实缺。

除非运气极佳、在吏部铨选中被分到好去处,方有青云直上之机。

是以,裴见素掌控的吏部及铨选大权,便成了天下进士入仕最重要的门槛之一。

依附于他,便可鱼跃龙门,飞黄腾达。

若不依附,纵然寒窗十载,金榜题名,多半也只能守着候补虚衔,蹉跎一生。

在此情形下,裴党的势力可想而知。

有他支持,庆王的气焰自然嚣张。

更为巧合的是,裴见素当年抨击的那位吏部尚书正是如今柳党领袖柳宗弼之父。

裴见素被贬黜时,柳宗弼刚好入仕,且步步高升。

柳宗弼出身高门士族,素来看不起科举入仕的寒门,认为靠诗赋取士选拔出的进士们空有文采,没有真知,只会吟诗作对,不通政事。

他更倾向于门荫取士,毕竟这些人出身世家大族,教养深厚,更适合做官。

两人宿怨深重,观念又不同,自此隔空相斗,之后,更是各自结交宦官,即左、右神策军中尉。

如今,裴见素官拜吏部尚书,加同平章事;柳宗弼则任中书侍郎,同样加同平章事封号。

二人同列宰辅,势均力敌,东风压不到西风。

僵持之际,恰逢陛下绝嗣,这拥立新君、铲除异己的天赐良机便来了。

裴相暗中支持庆王,柳相则倾力扶持岐王。

自此,二王相争、两党倾轧、左右神策军中尉暗中角力的大争之局彻底形成。

而这姓陆的方才提到的礼部侍郎钱微——正是裴党的骨干,也是今年科举的主考官。

背靠大树,这钱微若是不受贿才奇怪!

萧沉璧没料到的是钱微竟如此大胆,竟然操纵到十之有七的地步!

思绪回转,萧沉璧又凝眉:“不过,裴柳党争如火如荼,皇帝老儿岂能不知?两相制衡,彼此掣肘,皇位方能安稳。故而这些年陛下恐怕非但知晓,甚或有意纵容吧,所以,他才对柳党‘以战养兵’视而不见,对裴党的‘八关十六子’亦不闻不问。今年科举十之有七乃贿赂所得,虽相较往年更甚,怕也不足以让圣人下决心惩治裴党吧?”

“郡主果然通透。”李修白道,“比起进士们的死活,圣人的确更看重朝堂制衡。但那是从前,或者说,一年前。”

“圣人三年前绝嗣,彼时尚存诞育新皇子之念。之后龙体每况愈下,去年才决意从宗室过继。庆王、岐王由此崭露头角,各得两党扶持。”

“但圣人多疑,连亲子都能杀,岂能再容忍二王与权相勾结,威胁皇位?偏偏裴柳两位权相老谋深算,今年以来,两党私下虽斗得凶,明面上却默契地偃旗息鼓,圣人纵有敲打之心也寻不到由头。如今这科举舞弊案正是恰到好处的切口,圣人若得知,必会借此大做文章,严惩庆王及其背后裴党。在下所言,可还在理?”

岂止是有理,简直切中要害!

萧沉璧也打探到圣人不满二王的苗头,原本是打算借庆王妃假托身份一事挑拨离间,不巧被叔父这个蠢货坏了大事,丢了证人。

如今这科举舞弊案恰好可以弥补。

萧沉璧对此人愈发刮目相看,随即,又心生疑窦:“你毕竟是官宦出身,年纪看起来也已经及冠,今年必不是第一次参加科举,以你的才智,若先前曾参加过科考,怎会至今仍是白身?”

李修白未料她心思缜密至此。

好在他编起故事亦是信手拈来,从容对答:“在下的确不止一次应试。然而科举及第与否,与才智并无必然关联。有才者未必能中第,有权者却易如反掌。尤其那等生来便有权有势的,许多事,从落地那刻便已注定,非后天人力所能强求。”

萧沉璧听罢,嗤笑一声:“原来李唐已堕落至此!我们魏博可要远胜你们,至少在我治下绝没有这样的事。别说我了,便是我那庸碌的父亲也不至于昏聩至此!”

“从前教授的我夫子便出身寒门,他传我诗书,授我礼义,学识渊博,通晓古今,有不世之才,是我最敬重之人。他比你们长安那些所谓大儒不知高明多少!我曾不解,如此人才为何在长安屡试不第,竟辗转流落魏博,沦为一教书先生?如今倒是明白了……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